栏目分类
作文指导: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【原题呈现】

阅读下面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,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、哲学、艺术、科学等方面的知识,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。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,有责任和使命去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精髓。我们应该:

1.学习与理解:首先,青年人需要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,通过阅读经典文献、参与文化活动、参观历史遗迹等方式,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。

2.创新与融合:在理解的基础上,青年人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、艺术、生活方式等相结合,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。

3.传播与交流:利用现代媒体和社交平台,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与国内外的朋友进行文化交流,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魅力。

4.实践与应用:将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比如在企业管理、社会治理、个人修养等方面,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。

5.保护与传承: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, 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, 确保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传承。

6.教育与培养: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, 从小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, 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联系具体事件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 确定立意, 明确文体, 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 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 不少于 800字。

【审题指导】

1.选准角度: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、价值和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出发。

2.确定立意: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以及青年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。

3.明确文体:可以采用议论文的形式,论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青年人的使命。

4.自拟标题:标题应简洁明了,能够反映文章主题。

5.联系具体事件:结合实际发生的文化传承事件或个人经历,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。

【佳作展示】

承古韵,启新篇,共筑文化梦

(教师下水文)

“古韵悠悠传千载,新篇熠熠映今朝。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,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田,更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灯塔。面对这份宝贵的财富,青年一代当承古韵之精髓,启新篇之华章,共筑中华文化之梦想。

“学海无涯勤为舟,书山有路志为梯。”青年学子应如饥似渴地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,通过阅读《论语》之仁、《道德经》之道、《诗经》之美,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。正如古人云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。”在学习的道路上,我们不仅要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,让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坚实基石。

君可见,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,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,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,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典范。又闻当代青年学者李零,以现代视角解读古代文献,让古典文化焕发新的生机。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,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,进而传承其精神。

“古为今用,推陈出新。”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,青年一代更应勇于创新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,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产品。无论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,还是《国家宝藏》等文化节目的热播,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、艺术相结合的典范。

君不闻,青年设计师李薇,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,创造出既具民族特色又符合国际潮流的时装作品,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再看李子柒,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田园生活与传统文化,其视频中的每一帧都充满了诗意与画意,让无数海外网友为之倾倒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异彩。

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”青年一代应利用现代媒体和社交平台,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与国内外友人进行文化交流,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让世界了解中国。君可见,抖音上的“非遗传承人”们,用短视频记录并传播着剪纸、皮影、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重新焕发生机。又闻孔子学院遍布全球,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,让世界各地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,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。

然而,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,也不乏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。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,过度商业化开发文化遗产,导致文化原真性丧失;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与认知,盲目追求外来文化,导致文化自信的缺失。这些现象提醒我们,文化传承之路并非坦途,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与反思。

反观近年来,随着“国风”文化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热爱传统文化。他们穿着汉服、弹奏古琴、练习书法⋯⋯这些行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,更是对文化自信的重拾与弘扬。这让我们看到,只要我们共同努力,传统文化定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“承古韵以铸魂,启新篇以筑梦。”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,应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。让我们以学习为基、创新为翼、传播为桥、反思为鉴,共同书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!愿中华文化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,永远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田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